切换城市

首页
讲师查询 课程超市 免费比价 内训众包
蒋爱华

蒋爱华 暂无评分

综合管理 国学应用

讲师官网:http://jiangaihua.sougen.com.cn/

付费查询讲师联系方式(无需注册 扫码即可)
仅需5.00元查询讲师或助教联系方式,仅限聘请讲师授课

立即购买

蒋爱华二维码
扫一扫讲师移动官网
任意分享朋友圈
  • 查看详情>>       "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?"--《论语》        有朋自远方来",几个人看出这是更高的境界呢?奥运会开幕式,字幕上打了一排字:"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!"虽然用心是好的,表现我们中国人比较好客,比较友好,但肯定是会错了这句话意思。难道我们老祖宗、孔夫子就讲这么肤浅的意思吗?朋友从远方来了就快乐,那从近处来就不快乐了吗?难道朋友从远方来就一定很快乐吗?南怀瑾先生说过,以前家里面比较穷,最怕有远方朋友到他家来。到他家来吃什么呢?住哪里呢?都是很犯愁的事,不来多好啊。如果《论语》说的就是这个意思,要说孔子是大乘至圣先师,南怀瑾先生说,他第一个就不赞成。其实《论语》一幵篇讲的话,是可以作为整个《论语》乃至整个圣贤教育的纲领的。难道整个的《论语》不是教我们"学而时习之"吗?要达到的那个境界,难道不是"有朋自远方来"吗?什么叫做"有朋自远方来"?"远方"不是指空间距离,是指心理距离。为什么是指心理距离呢?因为我们老祖宗的经典都是强调在心性上下工夫,叫做内明之学,不是外明之学。它是向内求的。朋友从远方来还是从近处来,这有什么关系呢?如果连地理上的多几里路少几里路都影响你的心情了,那你心量也太小了。这个远方一定是指的心理距离,就是说当你不学习的时候,朋友在远方,离你远得很。尽管人性本善,但是你本善的人性没有彰显。没有彰显就怎么样呢?你不会相信別人,别人也不会相信你,人心隔肚皮。我们普通人的关系,一般所谓的朋友关系,其实都是人心隔肚皮的,都是各有各的打算,各怀鬼胎。说白了,你只是他的一个棋子,他也是你的一个棋子,如此而已。       总之,都是把对方当成一个棋子,所以没有真朋友。也就是说,没有"学而时习之",就不会有朋友。那个朋友在远方,人心隔肚皮,远着呢。但如果你真的"学而时习之"就不一样了。你真心待人好,他的本善的人性也会在你的感化下彰显出来,人性本善嘛。这个时候远方的朋友就到了近处,就不再人心隔肚皮了。
  • 查看详情>>       我们要知道,学,不是学别的,是指大学之道,是学经典。《论语》绝不是教我们学别的东西。《论语》中说"行有余力,则以学文",那是告诉我们,把大学之道学好了,用于实践,做人做得不错了,才能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艺术。但是我们现在呢?从小就学科学文化知识,学一辈子,结果怎么样呢?地球生病了,社会风气败坏了,能源危机了,种种问题来了。这是该学的没有学,应该以后才学的提前学了,没有"知所先后"。如果是"行有余力,则以学文",做人做好了,再学科学,我们怎么会把地球折腾成这样呢?也许有人要问了,学而习之,不就行了吗?学而习之,浓缩起来就是学习。学习是不是就快乐呢?一方面学圣贤教诲,一方面付诸实践,就一定快乐吗?还是不一定。因为刚刚开始落实圣贤教育的时候,会是比较辛苦的。比如,有的人要减肥,知道自己喜欢吃肯德基的生活习惯不好,要改过来,这也是学而习之啊。但是一开始肯定觉得比较苦。戒烟的人也是这样,刚开始戒烟不会感到喜悦。但是"学而时习之",时常这样,保持相当一段时间,就不一样了,我们经常地学习,经常地把所学的付诸实践,就会尝到甜头。知道了妙处,我们就有内心的喜悦。上古时期,我们古人把"悦"写成"说"。"说"和"悦",是同一个字。为什么是同一个字呢?这也是我们老祖宗的智慧。这就告诉我们,人的言语要从喜悦当中来。要是心情不好,最好不要说话。       王凤仪先生讲,如果你着急了说话,那是妖言;你生气了说话,那是鬼话。所以要不生气、不着急,这样说出来的话很理性,是人话。所以同一个字有同一个字的道理。清净心产生智慧,分别心障碍智慧。
  • 查看详情>>       佛教我们取得真乐怀敞亮了哪能不愉悦人活活个心情,愉悦就是幸福。不学经典的人,以欲望满足为快乐,殊不知,这种快乐是假的。可又有几个人明了呢? 人为什么要生活呢?其实就是图一个快乐,图一个愉悦。愉悦就是幸福。一个人不管是粗茶淡饭还是山珍海味,只要过得快乐,就很幸福。我们现在人虽然不愁吃不愁穿,但没有几个人是快乐的。或者他暂时快乐了,但是一年当中没有多少天是真的快乐。没烦恼的日子很少,甚至可以说,许多人一年当中,没烦恼的日子一天都找不到,每天都是苦多乐少。为什么呢?没有别的原因,智慧不开。智慧一开就真的很快乐。学习国学经典,目的就是让我们获得快乐的人生、幸福的人生,进一步获得圆满的人生。 世俗的快乐确实是假象。如果我们世俗的快乐是真的,那一份快乐加上一份快乐应当是两份快乐,但事实上不是。譬如美食之乐,如果某个菜很好吃,吃了一份,快乐,再来一份是不是更加快乐呢?未必。再来两份呢?那一定是苦不堪言了。所以世俗的快乐是假的。什么才是真快乐呢?佛家说,放下一分执着,得一分自在,这是真的。放下两分执着就得两分自在。放下得越多就越自在,彻底放下就彻底自在。如果我们将财色名食睡的执着统统放下了,我们就得了"禅定",就会享受"禅悦",那是真乐。每个细胞都是快乐的。那可不是苦的暂时停歇。佛法教我们如何获得真乐,其他国学经典也是教我们如何获得真乐。
  • 2016-08-26
    查看详情>>       "止于至善",什么意思呢?从个人来讲,要成为圣人,而不是贤人;从学佛来讲是成佛,而不是成菩萨、罗汉;从社会角度来说,就是治国平天下,就是世界大同。所有这些都要从"明明德"开始。如果懂得一些佛法,就能看出,原来儒佛真的是相通的。"明明德"是自己觉悟了,能自度了,相当于阿罗汉;"亲民''则是帮助众生觉悟,是度他,相当于菩萨;"止于至善"则是觉行圆满,相当于佛。       孟子的话,一般学儒的人很难明白。学佛以后回过头来一看,原来儒道佛确实是一家。道只有一个。不可能是儒家讲一个道,道家讲一个道,佛家讲一个道,不可能的。要么就得道,要么就不得道。得道有浅深,儒家相当于一个初级班,是对社会大众讲的,这是我们的基础。但是儒家有时候讲出来的话也很高深,不过通常还是围绕人伦关系来讲的。道家就讲得比较深,到了佛家就讲圆满了。佛家是浅深都有:至深与至浅不二,最难的也就是最容易的,最高深的也就是最方便的,这是佛家的圆满。通常初级班是学儒家,中级班学道家,高级班学佛家。当然也不能完全这样说。实际上要看不同的根性。有些人特别淡泊,他比较适宜学老子的道家;有些人悟性强,心量也很广大,非常有慈悲心,那么他适合学佛家,学大乘佛法。任何一家,你往深处去学,都是一回事,所以我们老祖宗讲三教同源;现在要讲五教同源了。源头都是同一个。好比我们的手,五个手指好比是世界上五教:儒、道、佛、耶、回。如果看得浅,它确实是五家学说,五个手指是分开的;但是往深处去了解,到了手掌心,就是同一回事。

首家按效果付费的培训众包平台

0755-83802522

周一至周五 09:00-18: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