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才是招聘来的吗?
发布日期:2015-03-31浏览:1272
有人问,曹老师,心无象,相无形,这个东西很难把握啊。
为什么觉得操作起来比较难呢?如果有个具体的标准,可以供我们参考,是不是会觉得容易些呢?
既然这样,那我们就建立一个识人标准吧。事实上,这个标准大家早就有了,它就是我们的价值观。为企业选拔人才时,你用的是什么标准?就是你的价值观。
我说到“企业即人”。人是生命周期,有生命轨迹。是人就一定有他的性格,比如说,这个人沉稳、宽容,那个人有智慧,是淡定、从容的,每个人都自己的性格,你的企业有没有自己的性格?
俗话说“物以类聚,人以群分”。我们企业在招聘人才时,必须吸收那些与企业价值观一致的人才。我们应该把价值观标准,作为在人才招聘时的,一个重要的衡量准则。通过与应聘者交流,来发现并录用那些能够胜任工作,并且个人价值观与企业价值观相吻合的的人。
企业既是员工价值观实现的场所,也是企业价值观实现的场所。如果员工价值观和企业价值观都是一致的,就保证了员工的行为符合公司利益,员工的工作以公司目标为导向。
因此,我认为,在选择人才时,应手握两把尺子,一是工作能力,二是企业价值标准。最适合企业的人才,是那些既有工作能力又认同企业价值观的人。
我们应该要求被录用的人才,必须完全认同公司的领导哲学和奋斗目标。对那些个人价值观与企业价值观不相容的人,即使工作能力再强,也应忍痛割爱。当然,企业也可先录用这些人,再对其价值观进行改造,但这样做往往收效不大。
企业的性格,企业的价值观,就是你观人识人的标准。找跟你企业的性格相似、价值观一致的人,绝对是最明智的最省心的做法。
曾国藩能够网罗到大批的优秀人才,主要有广收、慎用、勤教、严绳,这四种途径。对人才的“勤教和严绳”,分别留在第二章“谨训习”和第三章“严纪律”里讲。在这里,我们先来看看他是如何广收和慎用人才的。
曾国藩的做法是不遗余力的选拔人才。他说,求人之道,须如白圭之治生,如鹰隼之击物,不得不休。白圭是战国时期的人,以善于经营、贱买贵卖著名。由此可见,他对人才的渴望程度。
曾国藩认为,并不因为能工巧匠的需要,山上就会长出又高又直的栋梁;也并不是因为英明的君主对人才的渴望,老天爷就造就出类拔萃的人才。德才兼备的人才,十分的稀罕,是可遇不可求的。即便是有中等能力的人才,也是需要努力的追求,才能得到的。
因此,每次与别人谈话,或者是通信,曾国藩总是殷勤询问对方是否有人才,一旦发现了人才,他就千方百计的调到自己身边来。
曾国藩追求人才的方法,用心良苦,也颇有成效。在我看来,他的方法还是停留在“术”上,没有用好求贤的“道”。
我认为,优秀的人才不是可遇而不可求,不是追求来的,更不是招聘来的,而是吸引来的。
企业价值观是员工们共同拥有的价值观念,它决定了企业及员工们的行为取向和判断标准。作为企业成员的共同信念,企业价值观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努力方向和行动指南,并能产生巨大的凝聚力和激励力,从而有助于实现企业目标。
我们要吸纳的人,就是跟我们企业价值观一样的人。这样,才能格格相融,才能和平共处。
1992年,格兰仕转产做家电,国内微波技术的人才奇缺,为了寻找人才,集团董事长——德叔觅英才,可以和刘备的“三顾茅庐”可以相提并论。
当知道上海无线电18厂有三名微波技术工程师,德叔五次亲自跑到上海,三名工程师被他的真诚感动。他们从繁华的大上海,来到,来到了广东一个小渔村顺德镇。
因为受到德叔人格魅力的吸引,和对格兰仕人践行的“努力,让顾客感动”的企业宗旨影响,很多技术专家都放弃了舒适的大都市生活,来到当时只是穷乡僻壤的顺德。
当年的众多追随者,有些已经退休了,但还有两位在集团担任要职,一位是集团副总裁兼执行委员会主任陆荣发,一位是微波炉公司总工程师汪贵富。
企业家要注重人才的相互吸引。善待公司的每一个员工,利用群众的力量,形成更大的吸引力,就能够聚集更多的优秀人才。
招人的动机
企业为什么要招人?换句话说,你招人的动机是什么呢?
是为了解决企业存在的问题,希望通过找到的这个人能给我解决呢?还是为了帮助别人,给他提供一个实现理想的平台,以成就他的梦想呢?这是个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。
谈到招人的动机问题,各位不要以为是在讲大话。如果仅仅是为了解决你的问题而招人,在很大程度上,你是在利用别人。利用别人,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呢?一旦你觉得他没有利用价值的时候,就会毫不犹豫的抛弃他。有人说,大家都是这样做的,抛弃他有什么不妥的呢?难道我要养他一辈子啊?企业又不是慈善机构。
换句话说,即使是在利用员工,我们利用好了没有?如果你是利用性能工程师,你利用他的专业技能,就可以了。不要抱怨他不愿意打扫卫生,更不要埋怨他不懂销售技巧。
不要期望他能够给你带来增值服务,除非你主动给他提供增值服务,也就是培训。
如果是一个智商比较高的应聘者,是不会看你给他开出的薪资待遇等郑重的承诺,而是会看你是怎样对待老员工的。通过你对老员工的态度和处理方法,他可以知道自己未来的结果。博古而通今,透过历史可以看未来。
如果一个企业家都是在利用员工的话,我相信他身边的创业元老一定会很少,即使有人少数几个留下来的,是因为你觉得他们还有利用价值。
办企业的动机
有必要这里来谈谈我们办企业的动机问题。
我们为什么要办企业呢?
我想企业家们办企业,大概不外乎以下三种原因。
大多数办企业的人都是想赚钱而做生意、开公司的。看待别人开公司挣到钱了,自己也来博一把。为赚钱而开公司的人,当他觉得赚不到自己想要的钱时,当行情不好,就很容易退缩。因为他因利而来,一定会因利而去。在这次金融海啸里,很多关门的老板都属于这类人。
当然,办企业是要盈利的,这也是企业的基本特征。但是,如果将盈利看作是办企业的唯一目的,会导致企业里的员工都以“钱”为工作导向。带领一群唯利是图的人前进,是什么样的感觉,相信有些企业家已经尝到“甜头”了。
第二种原因,是他只会做这一行,离开这一行,他什么都不会做。因为他要求的只是养家糊口,所以他这类人的企业不会做得很大,他会慢慢地往前熬,只会随着行业的发展而生灭。
第三种原因,他是因为热爱这一行,所以才加入这一行。他将一生的心血注付在这个事业上,他完全是出于对这件事情的热爱,最终的结果不是他所关心的。他是在一直享受着整个事情过程给他带来的快乐。他不会因为一时的挫折、失败而感到沮丧。他会迎难而上,在困难、挫折中找到根本原因,与员工们一起渡过难关。因为他是真的热爱这一行,作为毕生的愿望、奋斗目标而全身心地投入。
当一个人全身心的投入到一件事情上时,他是最具有人格魅力的。我想大家肯定会对这句话有自己的人生体悟,尤其是在座的女企业家们,对吧?
就像喜欢打麻将的人听到哗哗的洗牌声,会驻足侧耳,跃跃欲试。就像“舞”林高手,听到心仪的舞曲,碰到舞技高超的舞者,会情不自禁的随之起舞一样。
只有我们是全身心的投入,在做一件事情时,我们自然会吸引别人的关注,自然会吸引别人的加入。而且,吸引来的一定是志同道合的人。
如果有人是在利用别人来做为他自己事情,结果同样是被别人利用,最终会以两败俱伤、遗臭一时的结局收场。所以,出于自私自利的目的,为了解决企业存在的问题而招人,是不可取的。这个动机导致的结果是危险的。
如果你是发自内心的帮助别人,我们一起打造一个平台,来实现我们共同的梦想。自然能够吸引到与你价值观一致的,你就会有很多同志。
全身心的投入到你所热爱的事业当中,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吸引别人,发自内心的帮助别人,一起共事,一起分享,这样的胸襟就是大格局。助人者人恒助之,结果自然是皆大欢喜,功成名就。
所以,各位要清楚,人才不是“招”来的,是靠你的人格魅力吸引来的。所以,在我们道理企业家协会里没有招聘部,只有人才吸纳部。